阅读:0
听报道
袁昶何许人也,当代人除史学界外,可能知者不多。他是庚子事变时,由于力谏朝廷不可纵容义和团滥杀洋人与外国开衅,而被处死的五大臣之一。(另四人是吏部侍郎许景澄、兵部尚书徐用仪、内阁学士联元和户部尚书立山)。后世治史者称:“袁昶名臣也,以忠谏至祸,同罹惨刑。丹心未泯,碧血长埋。”
本人曾写过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事迹,袁昶正是袁同礼夫人的祖父,袁同礼之子袁澄是我清华同学,因此我对袁昶有所关注。另外,袁昶曾师从晚清名儒刘熙载,近年来我见到了我外祖父童米孙的《遗言》,发现他也曾从学于刘熙载,就更增加了对袁昶的兴趣。这些都是个人偶然因素,重要的是,袁昶其人是近代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从他的事迹可以见到,直到清末,仍然有一批这样对国家忠贞不二,有胆、有识,有血性的士大夫,同时从他被害的背景也可见当时朝廷之荒唐与昏聩。
袁昶(1846年-1900年),浙江桐庐人。他于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殿试二甲。从此一路为官,既有京官,也有外官。外放时,他曾任徽宁池太广道道台,在任六年,兴利除弊,有多项改革,政绩斐然。他与张之洞交好,也信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安徽时引进西学,扩办芜湖“中江书院”,增加了舆算、格致等科学课程,这也是受其师刘熙载在上海办“龙门书院”的影响。他博学多才,是同光体诗的代表之一,与很多名士都有唱和,其中知名的有刘熙载、黄遵宪、王闿运、沈曾植等。一生著作很多,还将农桑、兵、医、舆地、治术、掌故等书编成一部《渐西村舍丛刻》。
1898年,袁调任京官,在朝堂议事中一直秉承直言敢谏的作风。起初很受重用,两年内一路擢升,在被杀前,官至太常寺卿(正三品)。先是1897年发生曹州教案,德国借机出兵强占胶州湾,光绪征求大臣意见。袁昶上了二万言的条陈,分析当时的形势,做了详细论证,认为德国占胶州湾“祸急事小”,而“俄国自西北至东北,与我壤地相错”,“其祸纡而大”。也就是说,德国一案看似紧急,但是小事,从长远看,俄国才是大患。接着借此机会系统地陈述时弊,说诸臣“相率为乡愿,而举国之人才靡矣!”。他举金田之例,说,连洪杨这样的小民都能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何况诸国互肆蚕食之心!他大声疾呼帝国外患之忧,提出改革措施之纲要。光绪亲自写在册子中,下发大臣们议行。到那时为止,他还是受到重视的。
庚子之变清廷向十一国宣战
从山东发生的义和拳暴乱,实际是曹州教案的延续。1898年清廷被迫与气焰嚣张的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答应了极为苛刻的条件,山东这一地区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教会与当地民众的矛盾不断。朝廷对于民间社团一向是敌视,以镇压为主的。但是事态扩大,外国卷入,官府又想利用其对抗洋人,既“剿”又“抚”。原山东巡抚李秉恒被撤职后,继任毓贤起初曾镇压义和拳,后又认为“民气可用”,予以招安,改称“义和团”,口号也从过去大刀会的“反清复明”改为“扶清灭洋”,势力越来越大。同年12月,袁世凯取代毓贤任山东巡抚,又大力镇压义和团。于是义和团由山东转入直隶,蔓延至内蒙、东北,最后获准进入北京。在北京大肆烧教堂、摧毁一切与洋人、洋货有关之店铺,包括西药铺,滥杀无辜,连支持义和团的贵戚家(例如徐桐)也有被闯入遭抢劫的。清军有的也加入,一起肆虐。军匪混杂,京师大乱。期间发生了一名日本外交人员被杀,并剖腹挖心之事,引起各国震动。清廷拒绝各使馆要求保护之请求,各国开始调军队进京保护使馆。又发生德国公使柯林德到总理衙门议事,途中被清军伏击杀死(清军的说法是因为此人先杀过义和团,杀他是复仇)。这样,事态扩大,联军占领了大沽口炮台,形势紧急,战事一触即发。朝中亲贵如端郡王载漪、军机处协办大学士刚毅等主张借义和团之力与外国斗,还主张围攻外国使馆。袁昶等几位大臣则从一开始就主张镇压“拳匪”,与外国的纠纷按照以前的“教案”处理,避免事态扩大,消弭战祸。主战派认为“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慈禧经过来回摇摆,最终支持主战派。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战。同时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然后是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继而攻破京城,西太后与光绪皇帝率随从“西狩”,逃亡西安……不必赘述。
关于这段历史细节有各种说法,专著已林林总总,不是本文的主题。这里只是粗略概述袁昶被害的背景。
且不论国力如何,一国单独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其“气魄”可谓独步中外古今。但是十一国中只来了八国,军队合起来一共只有三万人(各种资料说法不一,姑取其中),当时在北京周围的清军连同义和团有十五万人之多,却不能阻挡侵略军长驱直入,太后与皇帝弃宗庙与百姓于不顾,仓皇出逃了!如果原来真的准备打一仗,怎么不做任何调兵部署呢?真如袁昶所说“以天下为戏”!这样的朝廷居然还维持了十年才亡!
遇害经过
从5月到7月袁昶被杀之前的两个月内,形势越来越危急,袁昶单独或会同许景澄连上三道奏折:《请急剿拳匪书》、《请亟图补救之法以弭巨患疏》和《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持大局疏》,提出:“奸民不可纵,使臣不宜杀,外衅不可开”。并在慈禧几次召开的御前会议慷慨陈词。同时,徐用仪、联元、力山联名支持袁昶的意见。最终未被采纳。
联军占领天津之后,有步军统领衙门弁役到袁昶家,说诸大臣在总署相候议事,请他过去。那时情势危机,议事频繁,所以并未引起袁怀疑。实际上却把他送到刑部,不加审讯,第二天就在菜市口与许景澄同时被杀,据说是腰斩,十分惨烈。袁、许二人从容就义。诱杀之后才上报慈禧,是名副其实的“先斩后奏”。第二天,慈禧下诏追述其“罪状”称:“平日办理洋务,各存私心,每遇召见,任意妄奏,莠言乱政……实属大不敬”,这是以“妄奏”、“不敬”罪判死刑。徐用仪当时被慈禧派往外国使馆谈判退兵之事,主战派称之为“勾结洋人”。袁昶遇害后,家人已星散,无人收尸。徐用仪为其收尸,也遭忌恨。徐给友人朱彭寿写信,最后一句提到此事“惊心动魄,千古奇冤”。朱怕惹祸,把信的最后一行撕下烧掉,可见当时的恐怖气氛。这是杀人以堵天下之口。情势进一步危急,朝廷再召开会议,无人再敢说话。不久,徐用仪与另外两位曾支持袁昶意见的联元和立山也被砍头,是朱彭寿为徐收尸,并重贿刽子手把身首缝在一起。在当时的险恶环境下也算够朋友了。
“力谏”的内容
以下选登一些袁昶等诸大臣的说辞,道理明白,文字浅显易懂,就不翻译加注了。
6月初,身在外地的张之洞致袁昶信,表示为时局担忧,他概括局势,言简意赅:“拳匪大乱,外兵乘机,邪术岂能御敌?大局危矣!”要求袁昶告诉他“政府主见,都下议论”。
事态紧急时,太后召九卿六部议事,人数众多,一直跪到殿外,大家都匍匐不敢言,许景澄首先发言谓:“中国与外国结约数十年,民教相仇之事,无岁无之,然不过赔偿而止。唯攻杀外国使臣,必召各国之兵,合而谋我,何以御之?主攻使馆者,将置宗社生灵于何地?”许景澄还力陈:“兵衅不可启,春秋之大义不杀来使,围攻使馆背公法”。他说:况甲午一战,中国对手是一弹丸小国日本,结果丧师辱国,如今再与众国为敌,只怕国力不足,重蹈甲午的覆辙。徐用仪、立山、联元皆说:与世界各国宣战,外侮一入,内乱随发,后患不堪设想,恳求皇太后、皇帝圣明裁断。
袁昶跪在殿外,膝行而前,大声说:“拳匪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使臣,悖公法。”又说:“就令有邪术,自古及今,断无仗此成事者。”
袁昶还说:当下之急“莫急于献自治乱民,以示各夷以形势,俾折服其心,然后可以商阻夷使添调外兵办法”。对于慈禧以为要顺民心(她认为义和团代表民心)。袁昶说:“变者惟左道惑人心之拳匪耳,以辟止辟,扑杀为首要匪二三十人,乱党乌合之众,必可望风解散。我自办乱民,免致夷人调兵代办,交哄辇觳之下,则大局糜烂,不可收拾。”总的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惩办了肇事的匪徒,堵塞外人进军的借口,然后再谈判。有书载其声震屋宇,太后“怒目视之”。
袁的上疏中还有“千古奇事,必酿千古之灾”语。他说:“窃自拳匪肇乱,甫经月余,神京震动,四海响应,兵连祸结,牵动全球,于千古奇事,必酿千古之灾!而今之拳匪,竞有身为大员,谬视为义民,不肯以匪目之。无识至此,不特为各国所仇,且为各国所笑。查拳乱之始,非有枪炮之坚利,战阵之训练,徒以‘扶清灭洋’四字,号召不逞之徒,乌合肇事……
今朝廷与各国讲修睦,忽创灭洋,是为横挑边衅,以天下为戏,且所灭之洋,指在中国洋人而言,抑括五洲各国之洋人而言?大灭在中国之洋人,不能禁其续至,若尽五洲各国则洋人多于华人十倍,其能尽与否,不待智者而知之。近日天津被陷,洋兵节节内逼,诚恐几日势将直扑京师.万一九庙震惊,兆民涂炭,尔时作何景象.臣等设想之,悲来填膺。”
最后一道袁、许二人的奏折要求惩办那些肇事大臣:“臣等愚谓时至今日,间不容发,非痛剿拳匪,无词以止洋兵,非诛袒护拳匪之大臣,不足以剿拳匪。……应旨将徐桐、刚毅、启秀、赵舒翘、裕禄、毓贤、董福祥先治以重典。其余袒护 ,与徐桐、刚毅等谬妄相若者,一律治以应得之罪,不得援议亲议贵为之末减。庶各国恍然于从前纵匪肇衅,皆谬妄诸臣所为,非国家本意,弃仇寻好,宗社无恙。然后诛臣等以谢徐桐、刚毅诸臣,臣等虽死,当含笑入地。”这里,他们已经孤注一掷,甚至表示只要办了这些人,达到“宗社无恙”,自己准备把命赔给他们,在所不惜,真是此心可对日月!这道奏折还没有到达慈禧、光绪手中,他俩就被那几个政敌诱杀了。
平反、追谥、立祠
一场灾祸过去后,根据联军提出的议和提纲中的要求,光绪发布上谕,宣布为袁昶等人平反,“开复原官”。离被害约半年,这应该算是冤案平反最快的,却是在洋人压力之下。平反的诏书曰:(五人)“于垂询时,词意均涉两可,而首祸诸臣遂乘机诬陷,交章参劾。应即加恩,……均著开复原官”。明明袁昶等人是强烈、急切地反对开衅之举措,甚至以死相谏,却说他们“词意均涉两可”,当然责任全在“首祸诸臣”,“今上”没有责任,现在平反是“加恩”。那几个“首祸”是外国要求严办的,正好应了当初袁、许等人的主张。经过一再讨价还价,刚毅已经死在西逃途中,只予革职,不再追究,载漪免死,发配新疆。其余有自杀的、处死的、流放的,不再赘述。到宣统元年(1909年)又追谥五大臣:袁-忠节,许-文肃,徐-忠愍,立山-忠贞,联元-文直。并下诏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敕建“三忠祠”,奉祀袁昶、许景澄、徐用仪三人。此时离清朝被推翻只有两年了。
为权位,还是为社稷生灵,是分歧的核心
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这可算是“始乱终弃”!袁昶本来只主张惩办几个头目,而慈禧下令铲除的是广大的团员。义和团多数就是无知农民和流民,原来在朝廷鼓励之下依附的人数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是未成年的少年跟着起哄。结果在朝廷“抚”“剿”之间,都做了牺牲品。慈禧未必真相信义和团的“法术”。但是牵扯到内部“帝党”、“后党”之争。当年康梁戊戌变法受到洋人支持,慈禧认为洋人企图以光绪取代自己,怀恨在心。那些主战派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们自己各怀鬼胎。特别是载漪的一个儿子已经被慈禧封为“大阿哥”,原本就有取代光绪之意。他更加不遗余力企图借义和团之力推翻光绪。他们还曾率义和团企图冲杀光绪,被慈禧制止,但未予惩罚。而主和派是被认为属于“帝党”的。其实光绪在此事件中完全是傀儡,并未有支持主和派的表态,那些后来被称作“乱命”的诏书都是以他的名义发布的。义和团的实力和影响的扩大,朝廷也不无忌惮,甚至于有人异想天开,企图让他们在前面与洋人战斗,两败俱伤,清廷收渔翁之利。总之,从皇家到贵戚想的首先是争自己的权位,国家安危是从属的,至于生灵涂炭,对他们说来更不在考虑之列。当然还有无知、昏聩,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导致判断错误,进退失据。而袁昶、许景澄等人处处想的是“宗社”、“兆民”、“生灵”。这就是区别所在。
“东南互保”之议与李鸿章的鞠躬尽瘁
朝廷逃亡后,还只能召李鸿章进京与洋人议和。李鸿章原任两广总督,朝廷向十一国宣战时曾召他进京,他以“乱命”不从,从广州到了上海,与张之洞、刘坤一等一批封疆大吏发起“东南互保”,不承认朝廷的“乱命”,称其为奸人的“矫诏”(假传圣旨)。参加者有当时的两广、两江、湖广、闽浙总督和山东、四川巡抚,还有时任铁路大臣的盛宣怀。他们与洋人达成协议,外国不进犯他们划定的地区,他们负责保护外人生命财产。他们还暗中议定,一旦京师不保,由李鸿章暂时主政。这一大片疆土,都是中国人口密集,最富庶、经济最发达之地,就这样保了下来,未遭蹂躏。如今,太后和皇帝都逃走了,李鸿章只得奉诏进京与洋人谈判退兵。他充分发挥其外交手段,首先援“东南互保”同样的理由,说那个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宣战诏书不算数,是在“拳匪”逼迫下的“乱命”,所以根据国际法,中国并没有与外国开战,各国是进来协助中国剿匪的。这样,根本没有交战,就不是战败国,避免了割地和出让其他权益,只需赔款补偿洋人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协助剿匪”的费用。还有就是开外国以保卫使馆为名派军长驻中国的先例,后来卢沟桥事变就是以驻华日军为导火线。最后达成的《辛丑条约》的正式名称,只是一个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善后议定书”(Settlement Protocol),而并非交战国之间的正式和约(PeaceTreaties)。这是在最不利的形势下为中国保全主权,争得了一点面子,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列强各自有打算,英美并不想占领中国领土,而是旨在商业利益。德国已经占领青岛。正如袁昶所预言的,领土野心最大的是俄罗斯。俄国除了随联军进攻北京外,更乘人之危,另外从南北两路派大军进占中国东北,到10月占据了东北全境,以后再单独与清廷谈判,取得大量特权。另一有野心的是日本,日本在此役中掠夺财物最多,得到赔款也最多。几年后日俄战争,日本取代俄罗斯在中国东北的权益。
赔款数目巨大,成为中国多年的沉重负担。不过实际并未付那么多。后来美国带头退还一半办学,在中国外交官力争下,其他各国跟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在新形势下中国有机会进行争回部分权益的斗争。
在惩办祸首方面“上谕”与洋人要求距离最大。慈禧镇压“拳匪”毫不手软,但是对真正的祸首——那些皇族贵戚,却竭力庇护,成为李鸿章奉旨与洋人讨价还价最棘手的部分。这是李最后一次为朝廷效劳,在这场交涉中心力交瘁,到了生命最后时刻。各国还是看他的面子,不再坚持更高要求(有外国代表表示,实际祸首是慈禧本人,没有要求惩办她,已经给面子了)。刚签了协议,李鸿章就去世了。联军退兵后,“御驾”又回到紫禁城内,暂时苟安了几年,虽说有所觉悟,决心启动革新,有派五大臣出洋考察之举,但为时已晚,而且改革方案还是不能放弃亲贵的特权。慈禧和光绪都未亲见皇朝被推翻。
即便从保住自己的权位出发,杀谏臣、倚暴民,不自量力,开启外衅,除了自取败亡,还能有别的结果?而真正受害最深的还是千百万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无辜百姓,先大规模惨死于本国土匪与官兵之手,后又成为外人报复的对象,横遭暴行蹂躏。至于财产损失、妻离子散,更无法计算。
中国士大夫的悲剧
最近常见到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意思似乎是说自从南宋陆秀夫背着最后一位小皇帝投海后,中国“士”的传统气节已丧失殆尽。姑且不论从今天的眼光看,这种愚忠是否值得发扬,单以忠于旧皇朝为标准,此说也不符合史实。晚明、晚清忠贞死难之士史不绝书。只是到了晚清,情况发生变化,面对的是以前没有的外洋列强。朝廷昏聩至此,仍然有以袁昶为代表的死谏之士,以家国、黎民为念,视死如归;在19世纪下半叶,国门有限的开放之后,出现一大批有眼光的“能吏”,包括提出“东南互保”那些封疆大吏,可以说人才济济。但是挽救不了已经腐朽的皇朝。当时有一位同情袁昶的朋友说他有点傻,前两道奏折慈禧恼怒之情已经非常明显,他还要逆其意坚持己见。实际上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第三道奏折不但傻,而且迂,点了一连串权力炙手可热的亲贵之名,要求朝廷惩办,而且表示,只要宗社安稳,自己愿意陪他们死。明知这份奏折会先落入这些人之手。主要是当时的确形势紧迫,社稷“糜烂”“兆民涂炭”,危在旦夕,他什么也顾不上了,只有以命相博。
从今天回望历史,袁昶的思想在当时还不能算最前沿的。有一些同代的知识分子已经超越他的观念。康梁变法他曾是反对派,因此曾获得慈禧好感。他没有超出把爱国和忠君合为一体的观念。“宗社”一词经常出现在他的奏折中,直到临刑时,口占绝命诗有“正统已添新岁月,大清重整旧山河”句,而且自比吕望和张良。不知道如果他再活十年,遇到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时将持何态度。
自屈原以降,“忠而见疑”一直是中国士大夫的悲剧。自从开始与外洋列强打交道,出现了在中外之间的“忠”与“奸”的衡量。于是多了一个罪名,就是“汉奸”或“二毛子”。明明是保一己之私利、权位,只要祭起仇外旗帜,把对立面说成“汉奸”,就很容易动员愚民、暴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袁、许等人是汉人,被主战派诬为“汉奸”,而载漪、刚毅等是满人。在明清易代之际,降满清的汉人被认为是“汉奸”,袁昶如此保大清江山,却被满清贵戚扣上“汉奸”的帽子,那么那些满清贵戚自己已经认同汉族了?袁被骂“汉奸“还因一事,就是德国公使被杀后,他着人予以棺敛。有人要开棺戮尸,把人头割下来,挂在东安门示众,袁反对,引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人上告到端王那里,说“汉奸”袁昶居然棺敛洋人,竟表同情于上国仇敌,是“大奇事”。不能小看这种污名化对群众的影响。直到徐用仪平反几年后,他的灵柩回乡,重新举行大殓仪式时,围观的路人还有人说,那么看来他不是“二毛子”了?
有年轻人问我,像袁昶那样明知必死,而且无用,还要坚持,这样的牺牲是否值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例如变法失败后康梁逃亡日本,谭嗣同可以逃而不逃,主动付出流血的代价,留下千古英名,但是客观上对革命的帮助如何,如果他不死,以后是否还会有更大的贡献?很难衡量。当时袁昶等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后人难以尽知。我粗浅的解释是:他们继承了中国士大夫“武死战、文死谏”的传统。君主虽然掌握生杀之权,但是还有朝臣议政的机制,是有可能听从建言的。至少当时还有“御前会议”,大臣们可以有机会发表意见。从慈禧在危急中频繁地召开会议来看,可以认为她尚未做出最后决断。在那种制度下,天下安危系于一人的一念之间,主和派的意见实际上都是常识,正如他们所说,“不待智者而知之”,他们可能还抱有一线希望,能晓以利害,说动慈禧做出正确决断。既然召开会议,诸大臣是有发言的机会的,假设(只是假设)敢言之士多一些,造成声势,未始不可能有另一种结果。袁、许是被主战派诱杀的。若是慈禧被激怒而直接处置,也可能有多种贬黜的选择,不一定非死不可。另一方面,袁、许等人对危机的估计十分严重,他们预料,十一国发兵入侵中国,中国必亡,其后果必然是生灵涂炭,不堪设想。袁昶临刑时说,我今天死在中国人手中,你们他日都要死在洋人手中。他设想的是列强攻进来比义和团更乱、更惨烈的大屠杀,大概没有料到最后议和、退兵的结果。作为京官,又不可能去参加那些地方官员的“东南互保”。他们的信念是与国家共存亡,在这种危急关头,不可能为个人安全而不作声,除了“死谏”,别无他法。
谁爱国,谁卖国、祸国,历史已有公论。只是付出的代价太大。这段历史已经过去百余年,是非应该很清楚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但是似乎载漪、刚毅等人的思维和论调仍然阴魂不散,把“反洋”与爱国等同起来,以不同方式、不同规模再现。在某些人心目中,义和团暴行仍是“反帝爱国运动”,“汉奸”的帽子满天飞。如果这样一而再的惨痛历史教训尚不能使我同胞醒悟,还要牺牲多少真正爱国忠贞之士,中华民族还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本文首发于《经济观察报》。根据反馈,又做了增补、修改,重发于此)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