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司马迁著《史记》专门为商人作《货殖列传》,过去只觉得他不同于后之官史,为各类人都做列传,而且不以成败论英雄,眼界确实异于寻常,但是我自己对刺客、游侠都感兴趣,唯独没有细读过《货殖列传》。如今在新的现实背景下再读此篇,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突然脑洞大开,两千年前的太史公,竟然对商贾的作用有这样的估价,有些观点放在今天也属前沿(至少在我国)。——资中筠
司马迁的财富观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文|资中筠
中国自古以来有轻商的传统。“士农工商”,商居末位。但是这“古”从何时开始的?我对此没有考证过。似乎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这个说法。孔子也不轻商,孔门弟子颇有几个经商的。儒家轻商好像也是后来的事。法家是肯定轻商的,韩非子把商工列为“五蠹”之一。至少从隋唐行科举以来,四民次序的排列固定下来。“士”居首位,并不是单纯的读书人有多高的地位,而是因为“士”是唯一可达于“仕”的渠道。一个终身白衣没有功名的乡间穷秀才,恐怕地位还不如本乡的富豪。所以在商之上的实际上是官,自古商怕官,官压商,才是实在的传统。
司马迁著《史记》专门为商人作《货殖列传》,过去只觉得他不同于后之官史,为各类人都做列传,而且不以成败论英雄,眼界确实异于寻常,但是我自己对刺客、游侠都感兴趣,唯独没有细读过《货殖列传》。如今在新的现实背景下再读此篇,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突然脑洞大开,两千年前的太史公,竟然对商贾的作用有这样的估价,有些观点放在今天也属前沿(至少在我国)。
这篇“列传”的叙述法不同于其他的传,不是以个人为主,而是以一个个案例证明作者的观点。
观点一:肯定人的物欲,要求声色美食的享受是正当的。文章开宗明义就先批驳了老子那段著名的话:“至治之极,领过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说如果这样,近代人的耳目就几乎没有作用了。接下来就论述人的“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是无法化解的本性,所以作为治国者不能压制,提出几种做法,从最善到最坏,依次是“因之”、“利导之”、“教诲之”、“整齐之”,最下者是“与之争”,也就是与民争利。所以他认为对人民的欲望,统治者最好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这与后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大异其趣。
观点二: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是人民自发的。东南西北各地的特产,“皆中国人民所喜好”, “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自然会进行交易,自然定出贵贱,“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哪里需要什么“政教”?也就是人民因自己的需要而通商,自己定价,这不是由统治者教化而来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有点政府不要太多干涉市场的意思了。
观点三:对逐利、致富予以肯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过去一般引这句话都倾向于负面意义,说明人的自私,而司马迁在本文引这句话是充分肯定其正当性。“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说白了,就是人天生都想发财,不用学。他列举各类人,士兵冒死冲锋、猎人不避猛兽,胥吏舞文弄墨,游闲公子舞刀弄枪,女子美容学艺,乃至各种作奸犯科犯罪行为,不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是为利所趋,奔着财富而去。他认同管子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并加以进一步发展:“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君子富而好兴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他一反孟子把“义”和“利”对立起来的提法,说“人富而仁义附焉”。还说:“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家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总之求富是人的本性,不分贵贱,无法阻挡,并且与行仁义没有矛盾。
观点四:国家强盛,成就霸业,发展经济是重要因素。
齐国的兴起先后得力于两个人:一个是太公望(即姜太公),他封于营邱(在齐国),那里是盐碱地,人口稀少,不适合种庄稼,于是因地制宜,“劝”妇女做女功(纺织),并发展渔盐之业,结果齐国以渔盐吸引外来人口,同时“齐冠带衣履天下”,也就是成为服装出口大国,各国衣服鞋帽都是“齐国造”。齐国最初的兴旺由此而来。这里用“劝”字很重要,是说服,鼓励,而不是强迫命令。另一人是管仲,齐国开始中衰时,赖管仲之力得以再度崛起,管仲理财是历史有名的,不必赘言,他设立了九个管经济和财政的部门,最终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战胜吴国而复国的故事尽人皆知。而本文中提到勾践主要是讲他困于会稽时的经济建设。当时有两位善于理财的人物辅佐他,一位是著名的范蠡,一位是不太著名的计然。实际上计然起的作用更大。他提出了一整套详尽的发展经济的谋略,对丰年、凶年、水、旱、饥荒有预防应付之道,对收购农产品的价格,农民和国家获利的比例多少才合适……等等都有详细计算。总之,在他的打理之下,“修之十年,国富”,于是有资本给战士以优厚的报酬,使他们在战场上勇猛向前,“士赴矢石,如渴得饮”。终于战胜强吴,成就越国的霸业。
范蠡也从中得到启发。他说计然提出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了五条,就有这样的成绩。这些计策已经施于我国,那我也可以施于我家。于是他辞职下海了——“乘扁舟游于江湖”。不知道今人把经商称为“下海”与这个典故有没有关系。他一再改名易姓,后人比较熟悉的名字是陶朱公。他果然发了大财,而且能聚财而能散财,有钱就帮助穷兄弟,“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也就是千金散尽,再赚回来,如是者三次,文中称其为“富而好德者”。在今天也可以称为慈善家了。
范蠡
到汉朝一统天下,由于全国实行开放,“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货物交易通畅,满足了各地、各类人的需求,成就了汉初文景之治。
除了国家,还有人物。文中列举了许多经商致富的个人,有像上述越国大夫那样的贵族,也有起于草根的“鄙人”。
首先是孔门弟子。孔子得意门生中既有颜回那样甘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也有游走各地经商的,其中子贡(赐)最成功,为七十子中首富。他坐着多匹马拉的华丽马车,带着厚礼重币去见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把他奉为上宾,“分庭与之抗礼”。司马迁说是子贡先发迹,然后才使孔子扬名天下。读至此,我想起鲁迅曾说孔子食不厌精是因为有胃病,是坐老牛破车周游列国颠簸出来的。这倒也有可能,他还差点在陈、蔡饿死,有时被当地国君赶出来,“如丧家之犬”,老师的遭遇与这位大款弟子成鲜明对比,确实有点意思。
魏国有一位白圭,特别善于把握时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年成好坏都能加以利用。“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也就是看准了时机就扑过去,该出手时就出手,成为产业家的鼻祖。白圭说过一番话,自诩经营产业可以与名相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相提并论。司马迁对此予以充分肯定。
秦始皇时有一位少数民族的人,名字叫倮,善于畜牧,以贩马牛致富,秦始皇赐他以封君的地位,可以与大臣一起上朝;同时巴蜀有一名寡妇名清,善于理财,以财自卫,不受人侵犯。皇帝尊她为“贞妇”,为她筑台,命名为“女怀清台”。司马迁评论说,一个善于畜牧的“鄙人”,一个穷乡僻壤的寡妇,能够“礼抗万乘,名显天下”,还不是因为富的缘故!
文章相当大的篇幅详述各地人口、地理、物产、民俗等特色,以及通商交易互通有无造成的繁荣富裕盛况。人们都知道司马迁年轻时游遍天下名山大川,而后行文有奇气。《太史公自述》中提到,二十岁之后开始到处游历,足迹遍南北东西,处于边远地区的巴蜀、昆明都到过。可以看出,他不是旅游看风景,也不仅仅是影响了“文气”,而是做了扎扎实实的实地考察。所以本文完全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经济地理的参考文献。
文章还提到“素封”的制度,就是有些人因某种名望,皇帝给封一个空的爵位头衔,没有俸禄,也没有封邑,全靠经营自己的田园生活。有善于经营者,根据自己居处的特点,或畜牧牛羊、或养猪、或种树、或养鱼、或桑麻、或种菜,不必到处游走,坐收其成,就可发家致富,实际收入等同“千户侯”。不必出仕做官,在本乡本土也可以过上与封侯同样的优裕生活,司马迁称之为“本富”。
他举了若干各地知名的大户,例如蜀之卓氏、山东程郑、南阳孔氏、鲁之曹邴氏,都是靠炼铁发家;齐人刀(diao)氏从事渔盐,他的特点是敢于收用当地人看不起的奴隶,而且是“桀黠”“豪奴”,放手让他们逐利,终于富至千万。还有一位任氏,原为管仓库的小吏,秦灭后,地方豪杰都抢金玉,而唯独任氏把仓库的粮食藏起来。由于楚汉相争,百姓无法种地,粮食奇缺,他大赚了一笔,结果那些被抢的金玉也都归他了。他致富后仍然保持勤劳俭朴的习惯,成为民间表率,受到统治者的尊重。
诸如此类的个案文中有许多,为篇幅计,不再多引。司马迁总结说,就致富而言,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但是经商有正当与不正当的途径。这里列举的大户都是他认为是通过正当的手段,凭自己的能力才智致富的。既没有爵邑俸禄,也没有作奸犯科,而是“与时俯仰,获其赢利”。所以他称之为“贤人所以富者”,足以为后世参考。
但是并非所有富人都是“贤人”。例如老老实实务农,就不如盗墓赚钱;女工刺绣,不如倚门卖笑,赌博也能赚大钱,等等。靠这些行业发财的,他称之为“末富”,更加歪门邪道,犯法的是“奸富”,当然不足取,但是客观存在。还有一种人,并不是有特别高的德操的“奇士”,只因自己没本事治生产而长期受穷,还自命清高,空谈仁义,司马迁很是看不起,骂他们“亦足羞也”。
最后结论是财富的聚散无常,有能耐的就能聚财,“不肖者”就破财败家。“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同乐”,那就无所谓“素封”了。换句话说,富埒王侯,富可敌国,是可以做到的。
这就是司马迁的财富观。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作《货殖列传》的本意是“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予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这是为商人,特别是富商正名。一个没有官位的布衣平民,对谁也没有妨害,就是能利用时机买卖运作而致富,怎么不值得“智者”肯定呢?这种思想在当时应属异类。当然司马迁的异类思想也不止这一点。班固批评他“是非颇谬于圣人”,货殖列传就是其中之一,“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这种批评太简单化,太肤浅。班固可能没有仔细阅读全文,或者处境不同,无法体会文章的深意。
司马迁本人对贫穷是有切肤之痛的,他获罪之后,如果有钱的话,本可用钱赎买,免于受那惨无人道之刑戮。但是家境贫寒,而且人情冷暖,受难后没有朋友伸出援手,借贷无门。这可能对他深思贫富的问题有所触动。不过他没有因此而仇富,而是从全局出发,悟出这么一番道理,肯定“商”的价值和致富之正当性,进而强调通过工商发展经济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发时人所未发,这种胸怀和眼光确非常人所及。
资中筠为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者。本文来源于资中筠微信公众号“斗室天下”。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